
12月11日,上海市教委教研室特級教師黃瓊老師來到bevictor伟德官网,給學前教育專業11級本科生做了一場“關于幼兒園‘學習’活動的探索與思考”的精彩講座。學前系副主任何慧華老師主持了講座活動,高敬老師、王麗新老師、白雪海老師以及部分研究生也聆聽了講座。
黃瓊老師圍繞幼兒園課程理念、學習活動内容、主題的取向和主題的實施四個方面的問題為學生們進行了這場講座。
黃老師首先借鐘啟泉教授在《為了新時代兒童課程的創生》中的日本課程專家佐藤學的觀點,認為幼兒園二期課改下,教師的課程理念應由提供幼兒階梯型的課程,轉變為提供幼兒具有挑戰性的登山型的課程;應将課程的實施過程由傳遞中心轉變為師幼雙向的對話中心;将教室由教堂轉變為學堂;教師也要由教書匠轉變為具有專業自覺的反思性實踐者。
在學習活動内容方面,黃老師介紹了二期課改實行的綜合主題課程,雖然這類課程不像學科課程具有系統性和邏輯性,但是符合二期課改以兒童發展為中心的理念,因而充分肯定了主題課程的價值。其次,黃老師介紹了主題課程實施的方式,包括個别學習、集體教學和其他,并強調要将個别學習放在第一位。在主題課程與幼兒園遊戲、運動等活動的關系中,黃老師明确提出遊戲和運動是應該盡量與主題有機結合,但也不能生搬硬套。
在主題的取向方面,黃老師首先明确所選主題要注重幼兒學習的品質,要能讓幼兒學習的品質發生革命性的變化,即讓幼兒自主建構,注重方法能力等方面的發展。其次要注重主題的價值,每個主題首先要有核心價值和核心經驗,看看孩子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而不能隻看重那些細碎的、不重要的細節。同時,主題注重課程的整合,注重幼兒園、家庭和社會等課程資源的綜合利用。
在課程的實施方面,黃老師列舉了大量幼兒園中發生的實例,為學生們說明了主題實施過程中需要的注意的大量問題,例如在開展主題活動時,不應該隻是集體教學活動的疊加,而應該是集體教學活動與個别學習活動的有機聯系,要能實現兩種活動組織形式靈活地、有機地轉化,以推進主題的展開與深入。黃老師在說到集體教學活動問題時,強調教師要思考集體教學活動的價值問題;要思考設計問題,包括活動環節、提問等;還要思考師幼互動問題。黃老師還為學生們列舉了剛結束的“上海市幼兒園中青年教師評優比賽”中的集體教學活動鮮活案例,讓學生們對集體教學活動的設計和實施有了清晰的認識,也領悟到教師設計與實施中的教育智慧。此外,在主題課程實施過程中,黃老師提到還需要關注核心經驗、幼兒的年齡特點、課程的整合、家長資源的利用等等問題,讓學生們深刻認識到課程實施中這些問題的重要性。
最後,黃老師留了充裕的時間,就幼兒園學習活動與上師大的師生進行了互動。學生們紛紛表示聽了講座受益匪淺,希望有機會可以再和黃老師深入探讨幼兒園課程與教學的改革與實踐問題。
(供稿:王梳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