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4年1月6日,多倫多大學終身教授陳品堂博士來到bevictor伟德官网,為上海市首期高級職業咨詢師培訓班做了兩場學術報告,報告題目分别是“Career guidance and counselling : Its origins and development”和“Career theories in motion: An evolutionary overview”,來自複旦大學、上海交通大學、華東師範大學等高校的20位學員傾聽了學術報告。
在上午的第一場報告中,陳教授針對世界各國生涯指導的曆史,從Mark Pope劃分的六個生涯指導發展階段開始,細緻地講解了生涯指導的誕生、生涯指導發展早期和增長期、生涯指導的現在和未來,指出在這個過程中工業革命、兩次世界大戰和經濟危機等重大事件引發了對職業生涯指導的需求,指出測量運動、工業心理學和人本心理學在生涯指導運動過程中的推動作用,同時指出Frank Parsons、Edmund G. Williamson、Donald E. Super 和 Carl R. Rogers等重要學者在生涯領域研究中的奠基作用。
在下午的第二場報告中,陳教授根據自己的研究,将生涯發展理論劃分為實證/客觀主義、新實證/後客觀主義、後現代/認知主義和建構主義四個浪潮。其中,實證/客觀主義以帕森斯的理論、工作調試理論、霍蘭德類型論這類重視測量的、靜态的理論為代表;在新實證/後客觀主義以Ann Roe的理論、舒伯終身生涯發展理論、生涯發展決策理論、社會學習理論、生命階段和職業願望理論為代表;後現代/認知主義主要以認知信息加工理論為代表;建構主義主要以社會認知生涯理論、生涯情境理論等強調個體經驗和情境作用的理論為代表。之後,陳教授還就部分學員提出的“農民工的職業發展”、“上海畢業生的發展去向”等問題進行了交流。
(供稿、攝影:bevictor伟德官网管理系、上海學生職業生涯發展教育研究所:張華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