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廣島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開發中心黃福濤教授來我院講學

發布者:發布時間:2014-03-21浏覽次數:964

2014年3月17日,日本廣島大學高等教育研究開發中心黃福濤教授來到我院,圍繞“高等學校課程理論探讨——曆史與比較的視角”主題作了交流,高等教育學和比較教育學研究生以及高等教育研究所的部分教師參加了交流會。
首先,黃教授對歐洲中世紀、近代和20世紀的課程理論進行了梳理,從理念、制度和課程三個方面系統闡述了包括自由教育(通識教育)、專業教育(學術研究)和專業教育(職業技術)在内的三種經典課程理論的特點,并解釋了這些課程理論在德國、蘇聯、法國、英國和美國的應用狀況。
其次,黃教授針對由上述三種課程理論發展而來的能力本位的教育進行了分類。一是以美國、英國等為代表的“盎格魯·薩克遜型”,以行動主義為導向,強調與職業相對性的技能訓練;二是以德國、荷蘭等國家為代表的“歐洲大陸型”,以建構主義為導向,在強調職業技能訓練之外,也強調學習能力等綜合能力的提升。
接着,黃教授在以不同國家為案例進行分析的同時,指出現代課程理論的發展趨勢和特點。一是專業教育和通識教育的界限逐漸模糊;二是由重視知識的課程理論轉向重視能力的課程理論;三是從以教師為中心轉向以學生為中心的課程設計;四是從重視大學招生的“入口”轉向重視學生學習成果的“出口”;五是由重視學生從書本上學習轉向通過研究性學習、社會實踐和海外交流來學習。黃教授提出,我國在現階段應該怎麼樣建立起适應中國大衆化、多元化高等教育的課程理論是應該着重思考的問題。
最後,黃教授就部分師生提出的“中外本科質量比較”、“高考不分文理對本科教育的影響”、“通識教育在中國的實施”等問題和師生進行了互動。
(供稿 攝影:管理系 張華峰)

Baidu
sogo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