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專家莅臨我院開展專項調研

發布者:楊赟發布時間:2023-03-28浏覽次數:1010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專家莅臨我院開展專項調研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馬陸亭,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教育理論研究所副所長姜朝晖、萬作芳、郭元婕、王曉燕、王利利一行328日上午莅臨我院開展專項調研。bevictor伟德官网院長夏惠賢、副院長魏峰,教育學系系主任陳建華、書記孔令帥以及來自教育學系、國際與比較教育研究院的教師共同參加了調研座談會。會議由夏惠賢院長主持。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副院長馬陸亭首先介紹了調研背景、主題以及調研團隊的基本情況,希望通過此次專項調研能夠進一步強化中國教科院與bevictor伟德官网之間的交流,為加快建設教育強國提供智力支撐。




夏惠賢院長介紹了教育學科建設規劃與六大創新團隊建設的互惠關系及其頂層設計邏輯,指出夯實教育基本理論研究對中國式教育現代化的支撐作用,并強調中國教育學話語體系的建構應注意歸納1980年代以來中國本土的教育改革實踐特别是課堂教學改革的學術話語。



魏峰副院長提出,積極建構中國自主的教育學知識體系應當關注文化自覺,汲取傳統文化,同時借鑒各學科成熟的理論、概念體系和思維方式,注意總結中國本土教育改革實踐中的各類經驗。

陳建華教授梳理了20世紀上半葉中國學者對于教育學本土化、中國化的相關讨論,認為中國本土教育學的标準在于以馬克思主義為指導、植根優秀傳統文化、具備國際視野、具備相對穩定的學科體系和邏輯體系,同時以問題為導向,研究“中國的教育問題”和“教育的中國問題”。

孔令帥教授指出,師範大學和綜合性大學都在開展教育學研究,兩類高校應當各取所長地夯實教育學的學科基礎。當代教育研究者應當關注教育實踐、對接國家戰略,基于國際視野補充教育概念的界定、關注教育概念的輸出。

夏正江教授表示,教育基本理論研究領域極具中國特色,教育學領域的不同學科、不同研究領域都在以自己的方式為中國教育學做貢獻。中國教育學的自主構建應具備國際視野、跨學科視角,重視研究傳統教育文化、教育實踐,關注教育疑難問題的解決等。

吳小玮教授認為,教育學理論是教育史研究者立言立說、史論統一的特色和根基所在。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獨特的概念和話語體系,豐富的思想道德、價值追求等文化内容是構建中國教育學體系的重要知識資源。馬克思主義教育思想的中國化曆程特别是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教育實踐的曆程,需要我們進一步的總結、提煉、深化與闡發。

張華峰副教授認為,國際競争态勢下中國本土教育學實踐創新具有重要價值。教育知識體系建構需要關注自下而上的本土知識建構、“中層理論”的創生,需要關注西方學者已有的探索,借鑒多學科的方法論和研究方法,同時關注到中國本土教育話語的國際傳播。

彭傑副教授通過分享自己在德國柏林洪堡大學普通教育學系的讀博經曆,對理論和實踐的關系問題進行重新審視,提出中國教育學的标準和依據在于作為獨立學科的教育科學。理論的創生可能出自于一個很小的研究問題,就一個問題不斷進行辯駁和研究才能創生出理論。

胡君進副教授追溯了中國教育學的曆史形态,提出中國教育學即中國教育學史,而中國教育學史百年發展給予我們諸多啟示。特别是,成為教育學家,是任何一位教育基本理論研究者的終極使命。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馬陸亭副院長作總結發言,希望在未來能夠強化交流,構建制度化、常态化的合作機制,強化互動交流。



328日下午,我院為中國教科院專家組安排了長甯區延安初級中學的調研活動。專家組一行在延安初級中學校長許軍的陪同下,先後參觀校史館、學生活動中心和教學樓,并召開了調研座談會。本次調研活動為深入學習中國本土優秀基礎教育的辦學經驗提供了素材,也為實現中國本土教育的實踐創新積累了調研經驗。


Baidu
sogou